保姆行业是在满足部分消费者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,随着全民经济的发展,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。 2020年以来,受疫情冲击,市场形势不稳定。
当前经济复苏,奶妈月嫂行业出现需求转移,市场缺口巨大,蕴藏巨大机遇。
国内保姆月嫂行业缺口大,专业能力偏低
我国家政服务行业从2012年发展到2020年,企业数量从最初的50.9万家增加到103.3万家。
2020年以来,受疫情影响,保姆月嫂行业市场规模缩小,但目前需求回升,仅2021年上半年就创造了3071亿元的销售额。
不仅如此,随着需求的增加,中国保姆月嫂员工逐年增加,到2020年达到3275万人。
尽管如此庞大的员工数量,为什么没能缓解我国家政服务的供求矛盾呢?
1//我国保姆月嫂行业的需求量太大了
数据显示,千万收入家庭400万人,亿万收入家庭15万多人,我国现有家政服务人员3000多万人,由于家庭收入百万人以上的需求,http://www.Sina.
2//国内百万以上收入的家庭有7000万
我国88.6%的家政人员都来自农村,文化水平低,年龄大,80后从业人员不到20%。 目前,我国家政市场并没有出现保姆短缺的情况,像高素质、高能力的情商、金牌这样的家政很少。
3000万的缺口
130多年前,美国大学已开设 从业者的专业能力偏低,在现有的4724所大学中,有800多所大学设有家政学系/科,每年有数百万年轻人在各大学接受家政方面的培训。
但我国只有122所大学开设了125个家政相关专业,家政专业学校学生1300多人,与美国相比,人数百万,我国不到一千人。
span >欧美发达国家家政服务已经形成产业化发展,从就业培训、就业监管、工种专业能力,整个家政产业上下游的分工已经非常专业化、产业化、规模化,从根本上提升了家政服务的质量及用户满意度。
国外家政行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,家政服务行业相关法规建设已经非常完善,如菲律宾家政早已纳入菲律宾劳动法,规定雇主与家政服务人员的平等地位,以及雇佣与被雇佣的劳动合同关系。
品牌化专业化势在必行,不断提升用户体验
对外要借鉴优秀经验,对内我国的保姆月嫂市场环境也在不断优化。
近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商务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《深化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“领跑者”行动三年实施方案(2021-2023年)》,《方案》提出,到2023年,每个城市培育3家以上品牌化员工制家政企业,社区家政网点服务能力覆盖率达到90%以上。
《方案》提出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,推动家政进社区,打造知名家政品牌,持续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等9方面重点任务。组织保障上,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将支持领跑城市申报产教融合基地建设,双创带动就业建设,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等项目,培育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。
如今家政行业仍以中小企业为主,单笔融资金额较小,巨头尚未形成,市场对创业者仍然开放。商家可依托于国家政策,经营自身品牌,壮大规模,系统培训输出专业保姆月嫂人才,打造高素质、高能力、高情商的行业意见领袖。
需要注意的是,家政服务用户高收入、对瑕疵容忍度低,用户体验至关重要。
行业需求转移,数字化平台化运营成为新方向
互联网时代催生了众多新事物,其中网络便是影响力最大的那个,看到其中蕴藏的巨大经济利益之后,各行各业纷纷转战网络,线上营销应运而生。疫情的爆发,更是将生活需求推至线上,对保姆月嫂行业来说,也是如此。
2021年4月,美国初创家政平台HomeX获得九千万美元的融资。
国内众多家政平台,也获得了数千万美元不等的融资。在此之前,家政服务用户的线上渗透率在逐年增加,互联网家政服务平台活跃用户近三千万,线上需求已成为家政行业重要的需求来源。
而影响雇主首次选择家政服务平台的关键因素中,用户口碑、平台知名度以及熟人推荐占据前三位。
对于互联网家政服务来说,通过数字化手段减少交易障碍,提高运营效率,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,持续提升用户体验才能不断提升竞争力及盈利能力。此外,培养人才及留住人才也至关重要、通过法制化及制度化手段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,有效遏制恶意欠薪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,共同推进家政服务行业法制化、专业化、数字化及可持续发展。
想了解更多精彩报告内容,请下载前途APP
免责声明 :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,仅供参考、交流之目的。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